急救知识科普:AED除颤时不小心碰到患者会怎么样?会被电伤吗?
AED除颤的时候,如果不小心碰到患者会怎么样?会被电伤吗?
网络上有这样一个小视频:“国外急救人员在救护车内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电击除颤,当再次除颤前大声喊“离开”。不过,就在电击的同时,患者同伴在拍击患者,导致患者同伴被击倒失去反应。”
今天分享一篇文章,带大家科普一下,AED除颤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碰到患者会怎么样?
小伙伴问道:“能电到吗?”还说有争议,“有人说除颤的能量很小,不足以电击到别人”……
大白叔打趣回复:“谁说电不到,让他自己试试”“反正我是不会去试……”
那么,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需要电击除颤时,如果我们还在施救或接触患者,会不会真的被电到呢?下面大白叔就与大家一同来寻找答案。
关于除颤的能量,大家常说:“单向波最大360焦耳,双向波最大200焦耳。”其实“焦耳”是能量单位,指除颤器放电所产生的能量,早些时候也用过另一个单位“瓦秒”,不过这两个单位其实是相当的,即1焦耳=1瓦秒。计算公式为焦耳/瓦秒=电压(伏特)X 电流(安培)X 时间(秒)。
网上有小伙伴初步估算一下:“除颤器放电时,最大电压约3500~3700伏特左右(机器不同,数据有变动,有人认为最高可达5000伏特。而生活用电只有220伏特),在50欧姆的阻抗(即正常人体电阻)下,最大电流在50~60安培之间。不过放电时间很短,只有3~10毫秒(0.003~0.01秒)。不过以上数据最多只是平均值,因为放电时的电压和电流都不是恒定不变的。 另外,电除颤时的电压和电流都是比较大的……”
另外,大白叔也从不同除颤器供应商的工程师那里了解一下相关参数,得到的回复不尽相同:“除颤器放电时,在不同的人体阻抗下的最大电压约在2000~5000伏特,电流约10~33安培,放电时间约6~10毫秒”。
还有一个小伙伴在网上分享写道:“劳资刚才修除颤仪被电了,50焦耳,整个人就跟被关机重启了一样。时间持续0.5秒左右。别人说,那个时候自己已经感觉不到时间流速了,感觉经过了5秒 脑袋里一片空白 ……被电击部位就感觉变大了一样,手动笑哭,还有右眼皮一开始是跳的,被电完了就不跳了…… 然后不死心又试了一下2焦耳档位。这次就有心理准备了,就跟碰到家里的220伏的生活用电,电一下一样 。只有自己试了才知道啥感赶脚啊…… ”
曾有这样一个研究“穿戴医用检查手套(乳胶手套)能否保护施救者避免受到除颤电流的威胁”。文中写到:“通过对最新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剖析,作者认为除颤时电压高达5000伏特,如此高压始终对施救者、患者和旁观者都是潜在的威胁。而且除颤电流受传导通路的电阻(包括保护手套质地、施救者皮肤的潮湿程度),实际传导的电流等多种因素影响,只要微弱电流通过心肌就能诱发致命的心律失常,而通过神经系统的电流可导致癫痫发作和神经的损伤。
综上所述,在AED除颤时,施救者或旁观者接触或触碰患者很可能会电击,并出现危及状况。如果真的像本文开头那段视频一样旁观者被电击后失去反应了,您说这时施救者是救患者呢?还是救被电击倒者呢?所以,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按流程操作。
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:又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模式,区别在于AED分析心律建议除颤后,是否需要人为按放电键。当我们使用AED时,应注意:
立即开机(按电源键或打开盖子开机)。
按语音提示操作,按电板片上图示将电板片贴合在相应部位(注意在贴电板片时,应完全贴合,避免电板片与皮肤间有气泡等情况)。
语音提示:“正在分析心律,不要接触患者。”时,大声遣离现场人员:“所有人都离开!”
如AED“建议电击”,半自动AED除颤键会闪烁并伴有警示音提示按此键;全自动AED也会有闪烁和警示音提示,但会在提示后数秒自动电击。此时再次大声遣离现场人员:“所有人都离开!”
确认所有人离开患者后,按电击键或等待完成电击。
电击后,立即开始心肺复苏。
文章来源:急救大白叔(公众号)
99905i银河官方网
Guangdong PinwillScience&Technology Co.,LTD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雅园中心路2号3栋304-305室
业务咨询:13686183913/陈经理
电话:400 9620 331